台灣文組畢業,我如何25歲在海外科技業工作?
想想那時22歲東吳英文系畢業,我跟很多台灣一樣文組畢業的人,人生感到非常迷茫。好像什麼都能做,也好像什麼都做不來。 覺得自己大學沒有任何實習與商業競賽經驗,也不是台政大,怎麼跟人家比?
想想那時22歲東吳英文系畢業,我跟很多台灣一樣文組畢業的人,人生感到非常迷茫。好像什麼都能做,也好像什麼都做不來。 覺得自己大學沒有任何實習與商業競賽經驗,也不是台政大,怎麼跟人家比?
我相信在考慮出國工作或剛出來海外工作的你們,如果你跟我一樣是在台灣一路接受傳統教育到大學,發現到: 學校教的英文把我們訓練得閱讀能力很強,但是在『說』這塊,真的不太行…😭 在我寫下這篇文章的此刻,也是我在國外生活的第2000天。
30/06/2020是我搬來新加坡的第500天。 2019是我搬來的第一年,開始新的公司、新的職位、新的挑戰,中間出了一次差,然後我發現業務(一ㄠˋㄑ一ㄢˊ)的工作真的很難,當然我本來就預期不容易,在onboarding期間其實甚至是現在,我都還是覺得做的很崩潰痛苦。
我手上有原子習慣純粹是有一次我要訂博客來書的時候,想說既然都要寄來新加坡了,就一次訂多一點,這本書只是在我之前看到一個不熟朋友推薦書單裡,所以我閱讀前,甚至看到封面時,我在想我是不是又買了一本浪費錢的書 ==
我是2017年初離開歐洲搬回台灣,在過完年與沈澱後決定找泰國的工作,很幸運地在邊當假bartender(對,雖然我不太喝酒,但我當過bartender lol)的兩個月內找到曼谷的工作,在五月底我正式落地這個步調慵懶的國度。
我目前在新加坡外商工作,而之前在泰國與英國,在國外求職的路上,有了一點經驗,也踩了一些坑。 找國外工作,不是只有數字人力銀行而已,就讓我透過這篇來分享我之前使用過的海外求職平台與我知道的好用網站吧!:)
我記得就是2014年大概準備要畢業這個時候我申請了英國打工度假簽證,每年只有1000個名額,我帶著希望申請,但也不要期待太大(沒有期待,不受傷害XD),我最後後補上,因為這個經驗,讓我更有勇氣到不同國家工作。
新加坡Lockdown這段時間頓時多了許多一個人的時間,也讓我有機會重拾閱讀,有一次和我澳洲上司聊天,我說我在讀《鯨吞億萬》Billion Dollar Whale,她說她在看Educated並推薦我閱讀,沒想到不看還好,我一看便一個週末就全讀完。